为充分发挥我校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研能力,激励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建设“三爱”“四有”的教师队伍,我校积极开展为期三年的“青蓝工程”系列师徒结对活动。“青蓝工程”给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借骨干之力,育翠微之苗,让师道传承在一中校园浸润发展。
11月17日下午,我校“青蓝工程”阶段性总结会在高中部行政楼会议室召开。陈平肸校长、陈佳新副校长出席活动,高一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郭煜辉主持。
会议伊始,郭煜辉副主任分析本阶段“青蓝工程”青年教师的得与失,希望青年教师能够以此为基,多反思总结,争取下次取得更大进步,迅速成长。
青叶竞葳蕤,教坛正芳华
会上,五位青年教师代表纷纷谈做法,亮精彩,话感恩,青年教师以分享交流的形式介绍了自己上一阶段的个人专业成长和收获。
在交流分享中,罗晓姗老师表示十分感谢学校“青蓝工程”的实施,尤其是“师徒结对”的活动,让她从师傅严明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扎实的学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理论,幽默风趣的课堂风格,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她始终相信,只有虚心向师傅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早日站稳三尺讲台。
随后,聂瑜老师娓娓道来,她说在短短两个月的学习交流中,收获颇丰。班主任师徒结对让她在班级管理中初出茅庐,推门课让她的教学技能得到了快速提升。她相信,坚持向骨干教师学习,每周坚持听课,厚积薄发,一定能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陈佳钰老师对自己的师傅杜燕燕老师表达谢意,她认为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才能精心培养学生,师生之间才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正是“青蓝工程”这一系列项目,让她茁壮成长。
李美莹老师分享了“推门课”的体会和收获,李老师认为“推门课”让她有更多的机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她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总结,提升了课堂教学技能,并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提升了自我的专业素养。
李慧星老师从教学反思切入,她认为作为青年教师既要传授知识,也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她每上完一节课,都会找班里的学生沟通,充分了解学情后,再调整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
携手共进,行而致远
目前,高一年级实施“青蓝工程”活动的具体措施为:第一,年级举行“师徒结对”仪式,加强师徒间的联系。第二,年级举行“师徒”会议,明确师徒间的责任:徒弟需要跟岗随听师傅的示范课和先导课;师傅及同科组老师要多听青年教师的新课,并开展有效的评课指导。第三,年级每周检查青年教师的“听课记录本”,要求青年教师一周至少听够五节课,鼓励多听课。第四,年级定期巡视青年教师的早读情况和晚修办公情况,紧密关注青年教师课堂之外的教学动态。第五,年级定期组织青年教师、指导教师等进行交流分享,有效落实“青蓝工程”的各项活动。
基于此,刘秋红主任充分肯定青年教师的努力和进步,寄语青年教师:一是坚持多听课和先听课、后上课,多邀请师傅前来听课指导;二是增强自身责任感,重点抓落实,勤与学生交流,勤向骨干教师请教,认真备课、听课、做题。
校长讲话,温情寄语
陈佳新副校长给青年教师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端正态度,既要重视课堂,也要重视课下,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多看教学杂志,多反思、改进、总结。三是多思考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多思考总结,最终形成课题。
陈平肸校长寄语,他对青年教师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构建“学术情境”,多读名师、教授的教学论文。二是加强自身师德,多亲近、关爱学生,逐渐培养个人的“气场”。三是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尽快融入一中这个温馨友好的大家庭。
师徒携手促成长,匠心传承践初心。通过这次“青蓝工程”阶段性总结会,青年教师更加明确了下一阶段前进的方向,相信在师傅的细心指导下,青年教师定将脱颖而出,飞得更高、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