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您的位置:首页  > 校友之家 > 校友会
光阴虽逝重回首,青春不散再重头 ——校友们追忆飞鹅文学社和“一中之声”广播台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7-10 浏览数:

2021年7月10日晚,惠州一中高中部校友办里灯火通明,笑语回荡。这是我校校友会邀请前“飞鹅文学社”和“一中之声”广播台的校友们回校畅谈当年“创业”的故事、追忆奋斗的年华。

“一中之声”的四届台长:曹龙、骆德辉、蓝莹、邓健伟,还有前飞鹅文学社的成员和广播台记者、主持人张文波、颜映艳老师,大家纷纷拿出了学生时代社团生活的各种物品,分享着“光阴的故事”。

upfile

(由左至右按顺序排列)

曹龙、张文波、颜映艳、蓝莹、骆德辉、邓建伟

upfile

upfile

upfile

1982年,惠州一中语文科组的张伟煌、吴建华、魏文超三位老师组织成立了语文外读写小组,每周六下午进行活动。在组织了学生到平海采风,诞生了作品集《平海拾贝》后,文学社具备了雏形。随着小组成员的作品频频在省市获奖,语文课外读写小组正式升级为文学社。1987年出了一本专辑《飞鹅》后,“飞鹅文学社”正式诞生,张文波就是其中的一员。欧阳宁、何冬梅、傅继东、黄伟忠、张海燕、蓝月华、黄薇、廖业宏等校友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upfile

《平海拾贝》原版

谈及那时的社团活动,张文波笑着对我们说:“那个时候我们主要学经典、练笔、写影评、书评,还有外出采风寻找灵感。有时候会去听文学专家的讲座,提升自己的读写能力。文学社曾邀请省里的《少男少女》杂志社的编辑来座谈,给我们传授了好多写作方法。”

upfile

上图为1987年飞鹅文学社全体成员合照


upfile

从此,文学社的社员们纷纷向杂志社投稿,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少男少女》杂志社的编辑专程前来惠州找到了张文波,告诉他稿件被选中了,并指导修改。1988年,文学社黄薇、张文波两名社员的作品被《少男少女》杂志社刊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那个时候文章能在省里发表,那是无限光荣啊。除了同学羡慕的眼光,还能收到全国各地文友的来信。当时自己掏钱买了很多那期的杂志来送给同学,几个月的零花钱都用光了。更搞笑的是和一个湖北的笔友通了几年的信,感情好到快要拜把子了,最后才知道那是一个女的......”张文波说到这里,在场者都大笑了起来。

upfile

年轻的张文波(右)与“一中之声”广播台台长冼宇航(左)


大学毕业后,张文波在教坛辛勤耕耘,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享受成长》(花城出版社出版),书中描写的青葱岁月,正是他和学生们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小说一出版便引起轰动,连续十几周登上“惠州新华书店销售排行榜”前十名,在中学校园中掀起了一股“成长热”,惠州电台、惠阳电台、《惠州日报》、《中学生报》纷纷报导、发表专访。全国知名学生杂志《中学生阅读》也选载其片断,向全国中学生推荐,惠阳电台还将其改编为广播剧本。随后,作品获得了广东省和惠州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大湾区(惠州)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具影响力优秀长篇小说奖。

upfile

张文波创作并出版的长篇小说《享受成长》


upfile

张文波在电视台接受采访(左)

张文波现在已是惠州一中的语文高级教师、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小说协会副会长。“正是因为母校的文学社,点燃了我想成为作家的火种,改变了我的人生。我非常感谢它!”张文波说道。

除了张老师,在座还有一位特殊的来宾:颜映艳老师。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童红才老师指导文学社,要求参加文学社的学生都要投稿,大家非常积极,我也就不甘落后了,当时投了一篇《我长大了》的习作,没想到,还被老师表扬了,所以我就更加有信心了。”说到这,颜老师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对于当时参加文学社的自己,她娓娓道来:“文学社是初高中合在一起的,当时特羡慕学长学姐能写小说,而我们只能写记叙文。除此之外,老师会给我们讲文学鉴赏,暑假的时候还鼓励我们参加小记者训练营,这个训练营里除了飞鹅文学社外,还有惠东的文学爱好者。我们这些小记者还去《惠州日报》社采访,学会了很多东西,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upfile

90年代初飞鹅文学社部分社员与惠东的笔友

一起参加暑期小记者培训(二排左五为颜映艳)

谈到文学社的启发,她说:“当时很多文学爱好者都是从文学社起步的,惠州市教育局有份《少年作文》,我们都在那里发表过文章。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她告诉我们,大学读中文系,也是当时在文学社时打下的基础。


upfile

图为颜映艳在《飞鹅丛刊》发表的文章


2000年,颜老师回到一中,做了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把文学社从内容到人员上进行了扩展,那时候的文学社再次焕发了生机,在学校闪耀着新的光芒。

upfile

颜映艳(右)与学生

只因那时候的他们,用温柔细腻的文笔,记录着这段延绵不绝的岁月长河。只因那时候的他们,拥有最真挚的友谊、最朴素动人的感情以及如诗一般的青春年华,一中的文脉才得以延续和传承。


桌上,是略略泛黄的“一中之声”广播台的记者证,以及台长的聘书,聘书上的折痕无不体现了岁月的痕迹。几位台长带我们讲述着背后的故事。

upfile

upfile

80年代的惠州一中,社团组织里面有著名的“三社一台”:南湖书法社、飞鹅文学社、春晖摄影社、“一中之声”广播台。

广播台的第一任台长由当时的语文教师张伟煌担任。张文波就是当时的记者和主持人。张文波告诉我们,当时的广播台其实是文学社创办的,文学社所有成员都是广播台成员,多年后广播台才独立开来。从第二任台长开始由学生傅永忠担任,此后广播台的台长的位置就一直由学生承担了。

upfile

图为张文波在“一中之声”广播台主持节目

曹龙、骆德辉、蓝莹、邓健伟分别是广播台第五、六、七、八任台长,在聊到广播台的管理上,他们表示,当时广播台有很严格的规章制度,分为三个部门:播音部、记者部、编辑部,分工明确,确保工作有序进行。而在招募新成员的时候都会以面试的方式对成员进行考核。对于播音员,则采用读文章的方式选拨。

upfile

“一中之声”广播台合照


“为什么严格?当时我们广播台可是全校的喉舌,是新闻阵地!这项工作是神圣的。”蓝莹老师告诉我们。

upfile

1991年“一中之声”的台长骆德辉为蓝莹颁发的副台长聘书

除了选拔严格,“一中之声”广播台的节目也是非常多样的:《乳燕新声》播出同学们的优秀作文;《榕荫清风》赞扬校园新风尚;《大榕树下》批评不良现象;《鹅峯扫描》播出惠州的时政新闻;《文海点滴》播出摘来的一些文坛轶事以及古今中外的一些作家的介绍;还有《大千世界》《艺海点滴》《小小花坛》等。并且会不定期地播出故事大王讲故事、相声、歌曲等节目,大受欢迎。那些用大喇叭的日子,“一中之声”在校内外都颇具影响力。附近的居民每天都听着“一中之声”的广播,有的还写信来提建议。

upfile

1988年7月16日,一中之声、飞鹅文学社成员

参加“惠--港中学生联合夏令营”

广播台的记者们业务能力极强,触角涉及方方面面。他们采访过同学、校长、市领导,还采访过足球名将、缉毒英雄、参加奥运会的惠州籍跳水运动员蓝卫、还有当年的“跳水皇后”高敏等。

“1987年第6届全运会航模比赛在惠州举办,我们广播台的记者偷偷潜入惠州宾馆采访运动员,采访完了还被工作人员赶了出去。”说到这里,室内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当然,广播台的记者们的采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秉持着宝贵的新闻精神,他们会报道批评不良风气、坏人坏事,这就导致台里的一些记者被同学误解和排挤,后来大家只能使用艺名,才免去很多麻烦。

“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大家都很单纯,一腔热血把事情做好,有时候出去采访,太晚了回不去,就会在没人的教室、乒乓球台上睡一个晚上,一点也不觉得辛苦。”骆德辉说道。

upfile

“一中之声”开播一周年纪念合照

时过境迁,现在的他们,已经到了中年,谈及这些往事,却怎么也停不下来。

“其实广播台是很锻炼人的,成绩不好的同学,来到我们广播台找到了自信,让自己拥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成绩好的同学学习不但没有落下,反而更加优秀。不是我们成就了广播台,而是广播台成就了我们。”邓健伟总结说。

“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希望广播台的精神能够传承下去,祝愿一中广播台越来越好!”最后,大家表达了共同的愿望。

有人说,青春是间布置浪漫的小屋子,屋里的墙上画满了江南的芭蕉叶,屋外的檐上挂满了叮叮咚咚的风铃。而我说,青春是一支最质朴的歌,在连绵的调子里却有着最高亢的音符。那音符的里面是对母校的无限深情、无比热爱。